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海波文集 > 农业科研的新方向及人类发展应考虑的更长远问题

农业科研的新方向及人类发展应考虑的更长远问题

王海波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遗传生理研究所 河北省植物转基因中心 石家庄050051

我们的沙龙,积聚了很多思想活跃的学者,应为未来的科学发展提供一些观点和思想。这些观点和思想,不一定要完全正确,但是一定要有启发性。这样我们的沙龙才能对推动科学的发展发挥助推器的作用。我在农业领域工作,下面谈谈我对农业领域一些新的发展方向的构思。

2002年,在四川举办中国科协学术年会上,我曾做过一个报告,题目是“中国经济走向强大在于从农业中衍生新产业”。当时,我有一个推论,即:信息产业之后,一种即将兴起的新的知识经济就是“功能产业”。这是针对人类未来的发展需求和我国的国情提出来的。我国的农民是一个很大的人群,不解决他们发展的问题,将长期影响整个中国的经济质量。在普遍认为无工不富的今天,让我们这么庞大的农民队伍在发达国家已占优势的传统工业领域与发达国家竞争是不明智的。作为中国的科学家,有一种责任,这就是要为把我国庞大的农民队伍转化成新的高效产业大军去开拓、去创新。我国的农民问题,靠简单的城市化、工业化或进城打工是解决不了的。中国的农民群体太大了,必须从农业中衍生新产业。功能产业是以满足人类高层次物质、精神需求为目标的具有知识经济意义的高效产业。这是一个全新的覆盖面很广的概念。另外,功能产业的载体不仅仅是产品,还包括生产的过程。

在我国发展功能产业,应首先从农业做起,应大力倡导农与医结合,尤其是应从食品做起,农业科研的一个重要拓展方向是食品医学,把食品作为第一药物。传统的食品科学更多地是把食品的功能限定在能量和营养上,这种水平的认识是难以衍生出高水平的新产业的。但是,把食品作为第一药物理念下的食品医学,则会使食品发生革命性的变化。食品医学衍生新产业的功能不仅强大,而且衍生出来的新产业的水平也将会很高。当前,食品医学首先应和人们所关心的三大卖点——健康长寿、美容、益智结合起来,使食物变成对人类进行全方位塑造的工具。另外,随着科技的进步,地球上的人口必然会越来越多。这是一个不可逆转的方向。那么如何用尽可能少的食物更好地养活更多的人口呢?现在的饮食观念,一个是食量太大,不利于身体;二是吃得太浪费,扔掉了很多宝贵的东西。食品医学应为修正人们饮食观念做出开拓。随着这种开拓的深入,将来人们或许会惊奇地发现我们现在所食用的植物和动物的部分竟然不是最珍贵的,而被当作为废物仍掉的部分倒是更珍贵。

当然,功能产业的理念,不应仅仅停留在食品上,还应扩展到衣、住、行。任何衣食住行的东西都应该和医学、功能联起来。

农业科研应拓展的另一个重要方向是环境医学。改革开放20年来,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和工业化的推进,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由污染潜伏下的隐患,其危机可能比非典等重大热点疾病还严峻。如重金属污染,其致病过程虽比较缓慢,但若不遏制其蔓延,有朝一日就会使我国相当数量的人发生严重的疾病。我在细胞状态研究方面的一些结果和推论使我相信,重金属通过食品进入人体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表现为先致畸、后致癌。现在一些地方,之所以有不少人得同样的癌症,可能就是由重金属等污染所致。我们现在对环境污染的认识,还受着传统观念束缚,如重金属的致癌作用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表现出来,而传统的动物实验是难以发现的。开展环境医学研究,将有助于我们正确地认识环境污染的性质,将有助于我们对各地的“工业化”给予正确的指导和约束,将有助于我们对已经发生的污染进行科学的治理。

另外关于我们应发展什么样的科学,我还有两点想法:第一,人类应寻求在地球上更好地生存,并尽量从时间上争取生存得更长一些。第二,人类应研究如何在宇宙中永存的问题。延长地球养育人类、供人类生存的寿命,虽然难度不小,但还算是比较可望可及的。而对宇宙的研究,则难度较大。从宇宙演化的规律来看,地球终有一天会成为人类不能居住的地方。人类是有智慧的生灵,虽不能摆脱宇宙演变规律的制约,但是应通过认识和了解宇宙,利用这些规律寻求在宇宙当中永存。这样,人类才算是真正有智慧的生灵。在宇宙探索方面,人类面对着两大限制,一是寿命的限制,二是光速限制。由于寿命的限制,使得知识的能力大打折扣,而且知识又很容易在世代传承中缩水或丢失,以致于目前人类根本无法探测宇宙中更远的区域。或许有人担心,若人的寿命大幅度延长了,会使得地球更加不堪重负。其实,当人的寿命可以延得很长时,人的繁殖速率就会大幅度降低,人类会变得更加会计划生育。如果人能活1千岁,就不会出现因工业革命而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也不会出现资源浪费与破坏的问题。由于我们所有的知识和能力都是在光速范围内,我们实际上是被封锁在光速的井里。人类要进一步认识宇宙就必须突破光速,但是用光速是永远无法突破光速的。我们不应让我们的一切理念永远地束缚在光速里,突破光速是未来年轻科学家的重要使命。实际上,宇宙中的超光速是客观存在的,只是我们还没有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势。

讨论发言

——让科学家不再受别人思维定势的拘束

王海波:与其他科研项相比,我国的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的管理显得较为公平,但是一定要5个专家都说好才立项的做法不科学。共识度越高,创新度越低,我国的自然科学研究之所以不能出现大的突破,与这种管理不无关系。我们再也不要妄自菲薄了,我们并不缺乏诺贝尔奖人才,只是我们不科学的管理扼杀了他们。我们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一定是要出现在很多有思想的科学家不再受别人的思维定势拘束、不再为基本的科研经费和生活保障发愁之后。不要以为获诺贝尔奖会花费很多的钱,也不要把诺贝尔奖的获得寄托在培植某些少数人身上,最重要的是要改革现行的不合理的科研管理机制和制度,并立即从现在做起。

本文为2006年7月29日在中国科协“科学是什么、怎样研究科学”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上的观点发言(之二)

发表评论

关于科学观点与思想火花文萃专栏

《科学观点与思想火花文萃》以生物科技为重点,展示一些新颖的学术观点与思想,是植物转基因中心网站最重要的学术平台,是一部有起点没有终点、随着时间推移不断增厚的文集。人类受到的最大的限制是思想的局限,在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领域,新的思想与观点弥足珍贵。

学术专栏文萃最新文章

学术专栏文萃关键词


关于我们

河北省植物转基因中心为河北省重点实验室,挂靠在河北省农林科学院遗传生理研究所,主要围绕发展新型的农作物遗传改良技术、培育农作物新品种、创造农作物新材料等开展研究和技术服务。 详细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