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所主持的科技部对外援助项目启动会在京召开
2020年9月28日,河北省农林科学院遗传生理研究所主持的科技部对发展中国家科技援助项目“中国与埃塞俄比亚抗旱玉米栽培联合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启动会在京召开。会议由河北省科学技术厅国际合作处一级调研员王宇主持,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科技处张建峰副处长到会,项目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河北巡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国家半干旱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共计20余人参加会议。
2020年9月28日,河北省农林科学院遗传生理研究所主持的科技部对发展中国家科技援助项目“中国与埃塞俄比亚抗旱玉米栽培联合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启动会在京召开。会议由河北省科学技术厅国际合作处一级调研员王宇主持,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科技处张建峰副处长到会,项目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河北巡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国家半干旱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共计20余人参加会议。
近日,河北省植物转基因中心/遗传生理研究所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研究室在植物热激转录因子领域的研究成果由《BMC Plant Biology》在线发表。这是自2019年来实验室在该领域发表的第7篇SCI论文。
转基因技术是农业技术发展上的的一个阶段,不是哪个疯狂科学家或不良奸商发明出来危害社会的牟利工具。转基因也并不是灵丹妙药,转基因育种也并不代表就一定比传统的优越。转基因品种一旦优势不再,同样会被淘汰。大家提的这些问题,说明目前存在一个现象:人们把很多非转基因食品当成转基因,看到以前没有见过的品种,就觉得是转基因;或者某个蔬菜水果味道没有以前好了,也认为是转基因。某种疾病多了,也有扯上转基因的。其实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好好分析。
中国海关总署2018年1月23日公布2017年12月粮食进出口数据,全年粮食进出口数据出炉,稻米和大豆进口量继续保持全球第一的水平继续增加,小麦同比进口增加,玉米进口量继续下降。
又到岁末,基因农业网再次梳理了一年来农业生物技术领域的大事记。在科学研究领域,基因组编辑技术继续带领大家向前。尤其是在美国和中国,新的基因组编辑产品不断涌现,为人类带来农业新技术的更大希望。政策仍然滞后了。虽然美国已经为若干种基因组编辑产品开了绿灯,声称其只需接受与传统育种产品等同对待,但在欧洲和中国,政府层面仍然迟迟未能发出明确的政策信号。
杜邦先锋最近宣布通过应用CRISPR-Cas-先进育种技术开发的第一种商业农产品-糯玉米杂交品种成功研发。新一代糯玉米杂交品种预计五年内上市,目前已经进入了现场追踪和监管审查阶段。
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10月8日在京主持召开双周协商座谈会,围绕“转基因农产品的机遇与风险”建言献策。全国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主席韩启德出席会议。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介绍有关情况。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生理与生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武维华,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万建民,九三学社社员、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标准物质与标准化研究所所长肖新月在座谈会上建言。
北京奥瑞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于7月29日联合举办转基因玉米研发现场会,展示了转植酸酶基因玉米、耐除草剂转基因玉米、抗虫转基因玉米研发中的突破性进展。
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2015年1月28日,在北京发布报告称,2014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为创纪录的1.815亿公顷,比2013年增加了600万公顷。“从1996年到2014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的累计种植面积大约比中国国土总面积还多80%”,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的创始人兼该报告的作者Clive James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