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中心首发的小麦热激转录因子基因的重要作用得到同行证实
遗传所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研究室于2020年先后在《BMC Plant Biology》和《农业生物技术学报》首次发表了小麦热激转录因子TaHsfA2-10和TaHsfA2-12的生物学特性及其耐热性调控作用,从转化模式植物并观察表型方面初步证实了2个基因的重要作用。最近,中国农大孙其信、彭惠茹团队通过GWAS分析688个冬小麦品种定位到5A和5D上与产量和胁迫敏感系数密切相关的2个转录因子基因,并在《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在线发表。郭秀林等人通过比对发现,这2个基因正是TaHsfA2-10和TaHsfA2-12。这一结果从大田品种耐热性角度再次证明了两因子的重要调控作用,随着全球气温逐步升高,深入研究该家族基因的抗逆性功能、进一步开发抗旱耐热性分子标记,将成为作物耐热研究的新热点。
Wang, X., Guan, P., Xin, M. et al.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identifies QTL for thousand grain weight in winter wheat under normal- and late-sown stressed environments. Theor Appl Genet (2020). https://doi.org/10.1007/s00122-020-03687-w
(附照片,图一:获得耐热性鉴定、图二:基础性耐热鉴定)
获得耐热性鉴定
基础性耐热鉴定
发表评论